- 精華
- 15
- 帖子
- 2205
- 經驗值
- 15835
- 注冊時間
- 2012-2-5
- 媽幣
- 18089
         
- 帖子
- 2205
- 經驗值
- 15835
- 注冊時間
- 2012-2-5
-
♦♦
-
媽媽網輕聊 給生活加點料
-
♦♦
-
媽媽網孕育 就是好用
-
♦♦
-
廣州媽媽網 廣州媽媽網,更懂廣州媽媽
|

本帖最后由 快樂魚池 于 2012-5-25 23:55 編輯

合集地址
http://www.tudou.com/listplay/UzllDUVTE48/K84DJhoBwq8.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jgTrjpK5KI/
5月14日開始,CCTV1晚間22:30的《魅力紀錄》欄目陸續播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這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讓觀眾通過舌尖上的味道感受中國的變化。剛一開播就引爆網絡熱議,被網友稱為“頂級吃貨之作”。http://www.tudou.com/l/UzllDUVTE48/&resourceId=0_04_05_99&iid=141113800/v.swf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采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樹和櫟樹自然雜交林中,卓瑪尋找著一種精靈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鮮期只有短短的兩天,商人們以最快的速度對松茸的進行精致的加工,這樣一只松茸24小時之后就會出現在東京的市場中。
松茸產地的凌晨3點,單珍卓瑪和媽媽坐著爸爸開的摩托車出發。穿過村莊,母女倆要步行走進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讓各種野生菌瘋長,但每一個藏民都有識別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瑪立刻用地上的松針把菌坑掩蓋好,只有這樣,菌絲才可以不被破壞,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山林的規矩。
為期兩個月的松茸季節,卓瑪和媽媽掙到了5000元,這個收入是對她們辛苦付出的回報。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長出過遂昌最大的一個冬筍。冬筍藏在土層的下面,從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沒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葉子顏色,就能知道筍的準確位置,這完全有賴于他豐富的經驗。
筍的保鮮從來都是個很大的麻煩,筍只是一個芽,是整個植物機體活動最旺盛的部分。聰明的老包保護冬筍的方法很簡單,扒開松松的泥土,把筍重新埋起來,保濕,這樣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鮮兩周以上。
在中國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見到冬筍。廚師偏愛它,也是因為筍的材質單純,極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筍制作一道家常筍湯,腌篤鮮主角本來應該是春筍,但是老包卻使用價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筍。因為在老包眼里,這些不過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個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區,醒目的紅色砂巖中間,散布著不少天然的鹽井,這些鹽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黃和他的兒子樹江小溪邊搭建一個爐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鹽。
云龍縣的冬季市場,老黃和兒子趕到集市上挑選制作火腿的豬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開始。諾鄧火腿的腌制過程很簡單,老黃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個圓潤的火腿,灑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諾鹽均勻的抹上,不施錐針,只用揉、壓,以免破壞纖維。
即使用現代的標準來判斷,諾鄧井鹽仍然是食鹽中的極品,雖然在這個古老的產鹽地,鹽業生產已經停止,但我們仍然相信諾鄧鹽是自然賜給山里人的一個珍貴禮物。
圣武和茂榮是兄弟倆,每年9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來采挖一種自然的美味。這種植物生長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榮挖到的植物的根莖叫做蓮藕,是一種湖泊中高產的蔬菜——藕。
作為職業挖藕人,每年茂榮和圣武要只身出門7個月,采藕的季節,他們就從老家安徽趕到有藕的地方。較高的人工報酬使得圣武和茂榮愿意從事這個艱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歡天氣寒冷,這不是因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氣冷買藕吃藕湯的人就多一些,藕的價格就會漲。
整整一湖的蓮藕還要采摘5個月的時間,在嘉魚縣的珍湖上,300個職業挖藕人,每天從日出延續到日落,在中國遍布淡水湖的大省,這樣場面年年上演。
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第一集 自然的饋贈
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也擁有世界上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人們采集、撿拾、挖掘、捕撈,為的是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當我們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付出勞動和智慧的人們,而大自然則以她的慷慨和守信作為對人類的回報和獎賞。
在線播放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m/z/sjsdzg/
第一集 自然的饋贈
1,香格里拉 松茸
2,江浙地區 冬筍 油燜冬筍
3,廣西柳州 酸筍 黃豆酸筍小黃魚
4,云南大理 諾鄧山區 諾鄧鹽 血腸 火腿 萵筍炒火腿 火腿炒飯
5,湖北嘉魚 藕 蓮藕燉排骨
6,吉林查干湖 湖水大魚 魚頭泡餅(北京)
7,海南 香煎馬鮫魚 酸菜魚湯 水煮紅螺
第二集 主食的故事
1,山西襄汾縣 花饃 花卷 油卷
2,陜西綏德 黃饃饃(糜子面)
3,新疆庫車 馕餅
4,中原地區 饅頭(饃饃,古時又叫炊餅,現在想通武大郎為啥喊“炊餅”了)
長期發展形成南稻北麥,2000年前五谷排行順序:稻,黍shu,稗bai,麥,菽shu;現在以稻,麥,玉米為主。
5,貴州黎平 米粉 湯粉
6,廣州沙河 河粉 干炒牛河
7,陜西 西安涼皮 漢中米皮 (這是本人自己加上的,因為說到米粉,河粉,如果不說涼皮就說不過去了,導
演組失職啊)
8,陜西 肉夾饃,牛羊肉泡饃,粉蒸肉夾饃(也叫荷葉餅夾饃,這個也是按自己加的)
9,蘭州 拉面
10,廣州 竹升面 云吞撈面
11,中原地區 手搟面
12,陜西 岐山臊子面
13,嘉興 粽肉子 蛋黃棕(關于粽子南方有肉粽,蛋黃粽等,北方一般都是蜜棗棕,北方人吃不慣肉粽,咸棕)
14,寧波 年糕(粳米),梭子蟹炒年糕
15,北方 餃子 燜面(陜西河南)
第三集 轉化的靈感
本集介紹三大部分1豆腐,2,酒,3醋(第六集時會講一下醋所以這集就說了一下),4醬油,5醬油,6大醬
豆腐篇
1,云南紅河建木縣 碳烤豆腐球 石屏縣 老豆腐
2,中原地區 石膏豆腐(各種豆制品,相信大家都是很喜歡吃豆腐的吧,尤其是嫩的。)
3,內蒙古 錫林郭勒旗 奶茶 奶豆腐 奶制品
4,云南白族 豆腐皮
5,北京 蒙古餐廳 烤羊背
6,浙江 天臺山 僧人的素食中豆制品很重要
7,安徽 毛豆腐
酒篇
8,紹興 黃酒
9,安徽休林 糯米酒
10 ,安昌鎮 臘腸
11,東北 大豆醬 酸菜
第四集 時間的味道
這一集是介紹腌制品,脫水,醬菜
1,黑龍江 綏化市 朝鮮族泡菜,
2,廣粵地區 臘腸各種臘制品 煲仔飯 荔芋臘鴨煲 南安臘鴨
3,湖南 靖州縣 腌魚 臘鴨
4,徽州 臭鱖魚
5,安徽 黔縣 臘八豆腐 刀板魚
黃山 火腿 咸肉
6,浙江 金華 火腿 蜜汁上方
7,上海的三陽南貨店經營各種腌制品臘肉等:
杭州 醬鴨
上海 腌篤鮮
溫州 黃魚鲞xiang
寧波 筍干
紹興 梅干菜 梅干菜燒肉
8,上海 醉蝦 醉蟹
9,福建 霞浦 紫菜
10,臺灣云樸縣 烏魚子
11,香港大奧 海鹽產地 咸魚 蝦膏 蝦醬
12,中原地區 各種醬菜(腌蘿卜,鬼子姜,辣椒,黃瓜各種蔬菜)
第五集 廚房的秘密
這一集最后一句“廚房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很是狗血啊。
1,香格里拉 咸肉(藏族叫枇杷肉)尼西黑陶是他們的傳統炊具。
2,云南昆明 汽鍋雞(土陶鍋做的美食)
3,廣東順德均安鎮 蒸豬(這個講的是村鎮的黑白喜事等村宴,南北方都有,村里長大的各位都知道這個飯是很有意
思的)
4,揚州 淮揚菜系:蟹黃湯包,大燙干絲 酒釀火方 紫熗虎尾 素湯 葵花大斬肉(獅子頭) 雪花鰣魚
5,杭州 西湖醋魚
第六集 五位的調和
這一集講了甜,苦,咸,酸,辣,和鮮,鮮講到廣粵地區吃的講究原汁原味,鮮味十足。
先講甜的部分:
1,潮州 糖蔥薄餅 熏鴨脯
2,無錫 醬排骨
再講苦的部分
3,澳門 陳皮鴨
又講咸味
咸為百味之首,不可少啊,
4,廣東惠州 鹽田 鹽焗雞,
說到酸了:
說到酸當然是醋了,各地都有產醋,那當然是以山西陳醋和鎮江醋最為出名啦。
吃餃子少不了的美味啊。
辣,那大家應該都喜歡多多少少吃一點,四川的辣爽翻翻,
5,四川 魚香肉絲 辣肉 糖椒魚
最后說道鮮:
6,汕頭 紫菜 魚丸紫菜煲,
7,廣州 清蒸魚
8,廣州西關 白切雞
第七集 我們的自然
1,貴州 水稻梯田糯稻 混養魚鴨 長街宴(非物質文化遺產)
,2,山東 獐子島 海參 鮑魚 海膽 蔥爆海參
,3,江浙 太湖 大閘蟹 河蟹 靖江蟹黃湯包
,4,江蘇興化垛田 芋頭 蟹黃汪豆腐
,5,西藏日喀則 青稞 糌粑 酥油茶 望果節
|
回帖推薦
嘉文小魚 發表于16樓
查看完整內容
我有看哦~周六一口氣看完五集,今晚播第六集了。。。第一二集是最令人感動的~推薦這個紀錄片,有介紹廣州,順德哦~真的值得看看
嘉文小魚 發表于21樓
查看完整內容
第一集講到食材的采集。無論是珍貴的松茸還是常見蓮藕,都充滿了采集人的汗與淚。但盡管這樣,他們都能用讓人看得會覺得很幸福的笑容告訴世人,我很好,我很滿足。看得讓人不禁眼眶濕潤。
嘉文小魚 發表于26樓
查看完整內容
昨晚第六集講到五味,第一個就介紹甜,我馬上想到,可能會介紹潮汕小吃,果然~還有廣州西關~和味牛雜~好親切啊~羨慕那大海邊,刮野生紫菜為生的人,釣魚,喝茶,享受紫菜,人生就應該如此~
|